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的“他力之信心“(2)

【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的他力之信心】

 

前半的部分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上一回讲说到这儿。上一回说到我获得了生命意思是我迷惑的生命死去,绝对的幸福生命诞生。

信受本愿,前念命终,即得往生,后念即生

(亲鸾圣人)

在这里讲到得到弥陀的拯救就是于一念迷惑的生命死去同时获得新生。获得新生也就是一直以来在难渡海中痛苦的人被拯救到绝对的幸福之中。原本生活在黑暗狭小的地方被拯救到光明广阔的地方。昨天高森老师法会中提到的是无明业障可怕之病,也就是说无明业障可怕之病痊愈了的状态。在这里迷惑的生命就是无明业障可怕之病。这里的终结死去就是病好了,痊愈了。这里的获得新生活下去意思就是病痊愈了信乐的生命诞生了。

接下来弥陀获得了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上一回参加学习会法友说弥陀如果没有办法拯救就抛弃生命是不是不应该是弥陀获得生命应该是弥陀不用死。与其说弥陀获得生命不如说弥陀维持住自己的生命。可是在这里却是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之后又加上他力之信心。究竟弥陀获得了生命的意思是什么?一定要清楚知道他力之信心,否则没有办法明白。

在这里并不是说弥陀不用死,弥陀保住了生命,而是说弥陀获得了生命。弥陀所许下的诺言就是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在这里弥陀许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生的意思是使我们获得新生。要如何使我们获得新生呢?就是使我们身为信乐之身。昨天高森老师说到信乐是怎么一回事?

【信】是拔出苦恼的根源。苦恼的根源是我们痛苦苦恼的根本原因。痛苦的表面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因为没有钱在痛苦,因为生病了在痛苦。可是这些都不是痛苦的根本。为什么这些不是痛苦的根本呢?因为解决了这些还会再出现其他的痛苦。所谓痛苦的根本用树来做比喻的话,就如同树的根部。如果把树的树根砍断这棵树就会枯萎。同样的如果从苦恼的根本下手解决了苦恼的根本,那么其他的苦恼也都会得到解决。如果去解决没有钱的苦恼或者生病的苦恼,这些就算解决了还会再出现新的苦恼,所以不是苦恼的根本。昨天高森老师是怎么教导我们苦恼的根本的呢?无明业障可怕之病。无明业障可怕之病是苦恼的根本。意思是一旦解决了无明业障可怕之病,无明业障可怕之病痊愈了的话就会获得不会改变的真正的幸福。

【信乐】的【信】就是拔除苦恼的根本。这就叫做【拔苦】。【乐】就是苦恼的根本消失获得绝对的幸福,出生为人太好了的生命的大欢喜,佛语叫做【与乐】。【信】这一个字里的含义是苦恼的根源无明业障可怕之病要将这个病全部治好。【要】这一个字里头包含了使我们获得出生为人太好了的绝对的幸福的喜悦。

一般我们读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知道原来有这样的含义。为什么会得知道信乐的含义呢?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进行了解说。释迦牟尼佛解说了弥陀的本愿那就是本愿成就文。本愿成就文中释迦牟尼佛解说了【信乐】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如何解说的呢?【信心欢喜】。弥陀所说的【信】释迦牟尼佛用【信心】为我们解说。弥陀所说的【乐】释迦牟尼佛说是【欢喜】。这是互相对应的。

这里的信心与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信心不同。这里的信是真实的意思。所以信心就是真实之心。人是由烦恼所构成的没有真实之心。所以这里所说的真实之心不是我们的心。这个的意思是弥陀赐予我们真实的心。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是领受弥陀所赐予的真实之心。释迦牟尼佛教导得到弥陀的拯救其实是领受弥陀所赐予的真实之心。他力之信心就是本愿成就文中所讲说的信心,也就是弥陀所赐予的信心。如果我们领受到弥陀所赐予的信心会怎么样呢?首先领受到弥陀赐予的信心称作信心获得。从弥陀的角度来说是弥陀赐予我信心。从我的角度来讲是获得弥陀赐予的信心。这是一样的意思。只是从弥陀的角度来说用赐予,从我的角度来说就是获得。

 

死骸之心

上一次讲到我的心是如同死骸般的心。昨天高森老师的法会中说到十恶五逆之罪人。十方诸佛们都想要拯救我们可是都束手无策。唯有弥陀一佛无论如何都要拯救。昨天有一个人问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出生为信乐之身,意思就是死骸之心诞生,死骸之心活过来了再也没有死骸之心了,我获得生命了就再也没有死骸之心了,是这样吗?死骸之心是驳斥真实的心。得到了绝对的幸福了驳斥真实的心也应该会消失吧?提问的人是这样想的。已经知道弥陀的本愿是真实的了驳斥之心应该不存在吧?

首先提问的人提的问题是非常深的非常难的问题。从结论上来说死骸之心不会获得新生,不会消失。即使得到弥陀的拯救死骸之心不会改变,不会消失。所以这称作实机,真实的我。佛教所说的真实,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改变的。即便得到弥陀的拯救之后也不改变。如果获得弥陀的拯救就不再是死骸之心了,死骸之心就消失了,这样的话就不会是死骸之心了,不会说是实机了。这里说的同时弥陀赐予的生命诞生,是什么东西诞生?不是说死骸之心诞生而是弥陀赐予的生命诞生。

在《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翻译为葡萄牙语和英语的时候高森老师做过这样的教导。诞生的是弥陀的生命,这是他力的信心。这里的信心就是弥陀的生命诞生。这也称作我的心与弥陀的心成为了一体。佛语则是用佛凡一体。佛是佛心是弥陀的心。凡是凡心也就是我们的心。一体就是成为一个。凡心就是凡夫之心是烦恼具足的心。得到弥陀的拯救不代表108种烦恼消失,也不代表死骸之心消失。

 

得到弥陀的拯救不代表108种烦恼消失

善导大师也有教导,在教学圣典第二册当中。众生贪嗔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众生是我们。贪就是贪欲、欲望的心。嗔是愤怒的心,佛语则是嗔恚。烦恼是108种烦恼。清净是清净之心。清也就是很干净纯净,净也是很纯净。愿往生心是想要去往弥陀的净土,更正确来说是得以往生弥陀的净土这样的心诞生。能是他力是弥陀的力量。我们的心充满着贪欲,充满着嗔恚这样的烦恼,没有清净之心,一点都没有。这样的我是没有清净愿往生心的,一点都没有。为什么这样的我们却能生出清净愿往生心呢?在这里善导大师说是依靠弥陀的力量使这颗心诞生的。而且如果清净愿往生心诞生不是说贪嗔烦恼就消失了。在贪嗔烦恼不改变的状况底下清净愿往生心得以诞生。所以有个中字。不是说众生贪嗔烦恼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没有这样讲。而是贪嗔称烦恼中,在这样的烦恼之中,不是说断烦恼。这指的就是凡心,充满了欲望嗔恚的烦恼。清净愿往生心是佛心。凡心与佛心成为一体意思是凡心中诞生了佛心,死骸之心是即使得到弥陀的拯救也不改变的。即便如此在我的心中诞生了佛心。而是在我的心中佛心与凡心成为了一体。这就是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的意思。我的身体里面弥陀的生命和我的生命是同时存在,同时活着的,这就叫做他力之信心。所以不是说我获得了信乐了,弥陀就不用死了,不是这样的。当然我获得信乐了弥陀不用死了,这件事没有错,但是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他力之信心。他力之信心就是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如果说弥陀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命这句话不代表他力之信心,他力之信心是得救的人的信心。所以他力这个信心不是说弥陀不用死,而是在我的心中弥陀的生命诞生。

如果用机法一体是怎么解说的呢?信念冥合之机法一体。是教学圣典第三册的内容。机是烦心。法是佛心。信念冥合之机法一体就是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这就是他力之信心。重点在于最后这里有他力之信心。要知道前面这段话(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都是在说明他力之信心的话语。所以虽然说弥陀不用死这个在内容上是没有错,可是在这里要讲的是他力之信心,所以是弥陀与我同时获得了生命。

 

谢谢!

合掌!

廣告
廣告

帕金森定律(1)

有人主张人生就是要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就能过一个很充实很满足的人生,认为人生目的这种事不用想,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佛教是如何教导这件事情的呢?...

帕金森定律(2)

帕金森定律中有两个法则:
第一法则:如果当时间很多、很宽裕,就会出现很多的工作,会相对用掉很多的时间。
当手边的时间很宽裕,这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结果时间就会用掉了。
第二法则:如果收入增加,支出也会增加。...

只有在盲目得觉察不到无目的行走是如何空虚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行走本身的快乐。

有人主张人生就是要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就能过一个很充实很满足的人生,认为人生目的这种事不用想,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佛教是如何教导这件事情的呢?...

地球是藍色的(尤里加加林)

地球是藍色的。天上沒有神,我拼命地向四周環顧,就是沒有看到。藍色是地球的外貌。天上沒有神是從宗教的觀點來說。...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考、百考不如一行、百行不如一果、百果不如一幸、百幸不如一皇

聞就是我們去聽很多人說。因為我們聽了很多人講說各種各樣的事情能增長自己的見聞,可是聽了再多也比不上自己親眼一見。...

工作就是人生目的吗?

关于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工作就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做的劳动
2、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成长,把工作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
3、工作视为自己的人生
理想的工作不能说是人生目的吗?...

从事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工作是人生目的吗?

英国的一个乐团The Beatles,他们在解散的时候其中一个成员,John Winston Lennon他说“The Beatles已经得到了一切可是那里却空无一物。”
如果听闻佛法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一定能够获得大安心大满足的。...

追求幸福的矛盾

觉得要搜集很多木板才会幸福,这样也会陷入痛苦,或者是觉得要知足,现在的木板够了不用去追求别的,可是现在的木板还是会被风浪卷走,还是会陷入痛苦,这是在追求幸福的人会发生的矛盾。...

No post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