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智慧電子報】1

富裕的物質生活,真的能讓我們幸福嗎?

佛教是為了解決您的苦惱所講說的教義。

釋迦牟尼佛所講說的經典共有七千多卷,佛經數量之所以那麼龐大,是因為釋迦牟尼佛針對每個人所抱有的苦惱進行解答,因而累積到如此龐大的數量。

期望透過創辦全球佛教網,人們的苦惱都能得到解決。在全球佛教網學習的您,也一定能得知佛陀是如何針對您的苦惱進行解答的。

想知道釋迦牟尼佛究竟是如何回應我們的苦惱、引導我們找到解決之道嗎?

以下我將詳細地為您解說。

 

富裕的物質生活,真的能讓我們幸福嗎?

 

「現在的你,幸福嗎?」

如果被這樣問到的話,你會怎麼回答?

幸福是幸福,但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

有種說不出的空虛感。沒有打從心底的滿足,不少人有這樣的感覺。

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認為……

「能賺更多錢的話」、

「可以得到想要的東西的話」、

「如果成名的話」、

「要是享有地位的話」、

「如果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的話」

我就能幸福了。

於是,拼了命去追求這些。

有本名為《如果世界是100人村》的書,將世界依比例縮小成「100個人的村子」,那會變成什麼樣呢?

這本書把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活樣貌簡明易懂地描述。

 

在這個村子裡100人中……

20人苦於營養不良,1人瀕臨餓死邊緣,

但也有15人過於肥胖。

  

100人裡頭……

有75人擁有足夠的糧食,

勉強能夠吃飽。

但是,有25人沒有辦法溫飽。

有17人沒有乾淨安心的飲用水可以喝。

銀行裡有存款、

錢包裡有錢、

而零錢會在家中某些角落裡出沒的,

是最富裕的8人當中的1位。

 

100人裡頭……

1人念到大學。

2人有電腦。

但是,

不識字的有14人。

 

節錄自《如果世界是100人村》


現在,正閱讀這則訊息的您,應該有手機、有穩定良好的網路連線、也有電腦吧。

而且,也不會因為沒東西吃而煩惱。有地方住、有衣服穿、也有安心安全的飲用水可以喝吧。

銀行裡有存款、錢包裡也有錢吧。

假使,從每天為生計奔波辛勞的人看來,在他們眼中我們該有多麼幸福啊!

但是,我們擁有了那麼多,每天享有那麼多資源,我們是否由衷感受到喜悅呢?

今天早上,您起床的時候,

「今天也有家可以讓我住,真開心!」

「有乾淨的水可以喝,真是可貴啊!」

「竟然有手機可以用,真是太幸福了!」

您可有如此心懷感謝嗎?

世界上困苦的人那麼多,和他們比起來,我們是再怎麼高興也不為過。我們擁有很多富足的物質條件,但是,即便如此,卻不能因此由衷感受到滿足。

那麼,為什麼富足的人跟貧困的人,都不能擺脫痛苦呢?

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苦惱的原因】【解決的方法】

其實,釋迦牟尼佛不懈地思考自己的人生為何會痛苦、苦惱不斷,最終找到了解決這苦惱的方法。

為了傳達這解決苦惱的方法,我創辦了全球佛教網。

您想了解更多釋迦牟尼佛的教義嗎?

我在以下的篇幅為您講說釋迦牟尼佛的教導,請您務必閱讀下去。

帕金森定律(1)

有人主张人生就是要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就能过一个很充实很满足的人生,认为人生目的这种事不用想,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佛教是如何教导这件事情的呢?...

帕金森定律(2)

帕金森定律中有两个法则:
第一法则:如果当时间很多、很宽裕,就会出现很多的工作,会相对用掉很多的时间。
当手边的时间很宽裕,这时候就会觉得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做,结果时间就会用掉了。
第二法则:如果收入增加,支出也会增加。...

只有在盲目得觉察不到无目的行走是如何空虚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行走本身的快乐。

有人主张人生就是要尽情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就能过一个很充实很满足的人生,认为人生目的这种事不用想,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了。佛教是如何教导这件事情的呢?...

地球是藍色的(尤里加加林)

地球是藍色的。天上沒有神,我拼命地向四周環顧,就是沒有看到。藍色是地球的外貌。天上沒有神是從宗教的觀點來說。...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考、百考不如一行、百行不如一果、百果不如一幸、百幸不如一皇

聞就是我們去聽很多人說。因為我們聽了很多人講說各種各樣的事情能增長自己的見聞,可是聽了再多也比不上自己親眼一見。...

工作就是人生目的吗?

关于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工作就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做的劳动
2、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成长,把工作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
3、工作视为自己的人生
理想的工作不能说是人生目的吗?...

从事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工作是人生目的吗?

英国的一个乐团The Beatles,他们在解散的时候其中一个成员,John Winston Lennon他说“The Beatles已经得到了一切可是那里却空无一物。”
如果听闻佛法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一定能够获得大安心大满足的。...

追求幸福的矛盾

觉得要搜集很多木板才会幸福,这样也会陷入痛苦,或者是觉得要知足,现在的木板够了不用去追求别的,可是现在的木板还是会被风浪卷走,还是会陷入痛苦,这是在追求幸福的人会发生的矛盾。...

No post found

理念與願景

透過學習佛法、弘揚佛法,人們能明白「人生的意義」,
化解焦慮與不安、阻止自殺悲劇再度發生。

不但如此,佛的教導能使人心放下仇恨,
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紛爭才能從根本得到解決,
方能看見世界和平的曙光。

學習與傳播佛的教義,正是奠定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基礎。

如果您也想尋找內心的平靜、打造和平的世界,
歡迎一同學習,在無上道前進。

~不分宗派,歡迎全球的佛教徒們一同學習、交流、持續成長的園地~
https://pureland-buddhism.online/